16605人已浏览 时间 : 2016-07-22 13:49:55
导语:北京丧葬习俗有哪些?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很多对于先人去世之后需要做的事情 ,感到非常的迷茫。包括选墓地、丧葬 事宜等等。对于本身沉重的心情,因为这些不得不做的琐事而感到异常劳累。爱佑汇提供专业的一条龙服务,联系电话400-8695-522 。下面介绍北京丧葬习俗有哪些?
北京丧葬习俗有哪些?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很多对于先人去世之后需要做的事情 ,感到非常的迷茫。包括选墓地、丧葬 事宜等等。对于本身沉重的心情,因为这些不得不做的琐事而感到异常劳累。爱佑汇提供专业的一条龙服务,联系电话400-8695-522 。下面介绍北京丧葬习俗有哪些?
1.易箦
旧京,人们多住四合院或三合院瓦房,每三间的两侧谓之“里间”, 北房算做正房,除有里间外还通向耳房,谓之“套间”。这里间和套 间都有砖炕。那时,人生了病都是躺在这种炕上休养,请个中医大夫 来家诊治,很少有到医院就诊或住院治疗的。一旦病情恶化,不堪救 药,大夫就嘱咐家属“准备后事”。因此,这后事也就都在这里间、 套间准备。 家属首先要到棺材铺赁一个小床,叫做“太平床”,也叫“吉祥 板”。有的家主只是将门板卸下来,临时搭个小床,谓之“搭床”。 病人尚未咽气之先,就得从炕上移到太平床(吉祥板)或搭床上,文 言叫“易箦”,意思是换床。说是不能叫死人背着炕走,否则不吉祥。 其实是怕后人在这铺炕上睡觉时思想上□扭。易箦(换床)时,有的 子女还要郑庄其事的说:“冲一冲就许好啦!”不过是自我安慰而已。
2.小殓
趁病人还没咽气,首先要将寿衣给他穿好,否则就叫做没穿去, 等于赤身裸体地到阴间去了。实际上,仅仅是人未死时,尸骨不僵, 便于给他穿戴而已。 寿衣,俗称“装裹”,即装老的衣裳,有的生前就预备好了。通 常有人到了老年,选择逢有闰月(旧历)的年头做好寿衣的讲究。有 用清装寿衣的,即清朝官宦的打扮,男的棉袍补褂、顶翎;女的蟒袍、 霞帔。用者多系满人或清朝官宦,有的则用明装寿衣,即明朝的打扮, 用者多系汉人。一般人家主要是棉袄、棉裤、棉长袍(不论什么季节 死,一律穿棉的)。鞋,必须是布底,做出莲花图案,表示脚登莲台 (莲台是佛的座位),成为“正果”了。绝对不用皮货,说是亡人如 果穿皮衣、皮鞋或皮底鞋,下辈子就托生牲口了。同时内衣不钉纽扣, 只缝飘带,因为“钮子”与“扭子”谐音。至于衣料,除缎子外,余 者不忌,因为“缎子”与“断子”谐音,故不用。衣服面子一般用春 绸、湖绉,不能用夏季衣料。件数必须是单数。 那时民间很重视衾物,少则三铺三盖,多则九铺九盖(一律用单 数)。而贴身一层必须铺黄盖白,取“铺金盖银”之意。最后盖上黄 料印有红色梵文经咒的“陀罗经被”(清代必须经皇帝允许,民国以 后则无所限),被上压一面镜子和一个秤铊。 如果死者上边没有长辈就停放在堂屋正中,否则只能停放在偏房。 停好后,灵床前设一临时供桌,上面摆着从家伙铺赁来的铜质塔形的 “长明灯”(俗称“闷灯”),里边用棉花芯蘸油燃点,不准熄灭, 说是给亡人到阴间照亮的。同时,摆一碗“倒头饭”,上插三根秫秸 棍,每根棍顶尖上插一个面球,谓之“打狗棒”,说是亡人到阴间经 过恶狗村时用来打狗的。还有所谓“打狗饼”。为了防止“诈尸”还 要用卷麻或绳索(满人用红线绳,汉人用素绳)将亡人双脚捆上,谓 之“绊脚丝”。还要防止猫、狗进入停灵的屋内。一切办妥后,小殓 仪式就结束了。全宅孝属便跪在灵床前高声举哀,烧化纸钱,谓之烧 “倒头”纸。并将用棉纸捻成的“灯花儿”,从灵床前一直摆到大门 外,一一燃点,谓之点“引路灯”。有钱人家为给亡人免罪安魂,请 来和尚、道士在灵床前诵念“倒头经”,随后将事先用彩纸糊好的轿 车或轿子在门前举火焚化,谓之烧“倒头车”、“倒头轿”。 如系满人,这时门前即竖起高约三丈的红幡。如系汉人,门外则 挂起“挑钱纸”。即用一根裹了白纸的秫秸棍,挑上白纸钱,其张数 要与亡人岁数相等,挂的位置是男左女右。 另外,老北京人在城外有祖茔的,在人倒头后,就要派人下去通 知茔地看坟的即刻组织人工打坑。
3.报丧
大殓(装棺材)前,丧家要给至亲好友送信,请他们来“探丧”, 即瞻谒遗容。官宦宅门,绅商富户一般都用“本家门房”名义,临时 发出“口报”,也叫“报丧条子”,略谓“本家某老爷(或某大人, 或本家某夫人)恸于夏历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寿终正寝(男曰正寝,女 曰内寝)。谨择于某日某时大殓,某日接三。特此讣告。”下款是某 街某胡同某宅门房某人报禀。将收口报人的姓名写在红纸条上,再贴 在口报上端发出。口报不是正式讣闻(这时讣闻尚未印出)是为通知 至亲好友来参加大殓的,后来变成通知参加接三的信了。 口报(报丧条子)也是有钱人家通知关系较为疏远的亲友的办法。 一般没门房下人,或者关系较近的亲戚,则须孝子孝孙亲自去通知, 叫做报丧。报丧的孝子有时来不及做孝衣,只戴个孝帽子,腰上系一 根孝带子,到了人家不能进去,拍门等人家出来,出来的人无论是自 己的长辈,抑或晚辈,都要磕个丧头,说一声谁死了,什么时候入殓, 即可告辞。所谓丧头比正式磕头简单,两手一扶地一哈腰就算了,不 用正式跪拜。 丧家门口也要贴出用白纸书写的报丧条子“某宅丧事”、“恕报 不周”,并将所择定的丧事礼仪日程一并公布出来,例如:“谨择于 历×月×日接三”、“谨择于夏历×月×日首七禅经”、“谨择于 历×月×日番、道、禅经伴宿送库”、 “谨择于 历×月×日辰刻 发引”。 与此同时,丧家所有门联、门心、室内春条、以及盆景、帽镜、 穿衣镜等摆设均须贴上白纸,原则上不能露红。室内像片即应翻过去 放置。以示哀挽。
4.开殃榜与领执照
旧时俗以死者安葬为阴宅,坟茔房屋为阳宅。人们以为坟地“风 水”的好坏关系到后辈家运的兴衰,所以有请阴阳家为之避凶趋吉的 必要。以给人看“风水”为业的谓之“阴阳生”,尊称“阴阳先生”。 他们各有堂号 如“一善堂”、“七政堂”等,门前写着“地理风水 阴阳二宅”的字样。 过去死了人都要找阴阳先生来验视死者,并请其开具“殃榜”。 阴阳生受到丧家的口头请求后,首先让丧家将印有自家堂号的黄纸条 子拿回去,贴在门口,以资辨认。阴阳生根据多年经验,为慎重起见, 总是让来人先回去,自己却按兵不动,甚至等到丧家二次来请,才肯 出马,因怕人未死就,本家犯忌讳。及至出马,找到贴有自己堂号的 丧家,还要大喊:“瞧狗,您哪!”这是阴阳生的惯用语,故此老北 京人谓阴阳生为“狗阴阳”,其中不无贬义。 阴阳生进宅后,首先向死者行礼,然后验视死者的面部和手指甲, 问明死者的生死年月日时,略加用手指推算,即用白纸墨笔,开具 “殃榜”,也叫“殃书”。榜内开列有,择于×月×日×时入殓,人 殓时忌何属相,例如忌马,则属马者棺殓时不得在侧,否则有种种灾 殃发生,但“亲丁不忌”。何时“出殃”,所谓出殃,又叫“回煞”, 说是死人魂魄什么时候回来,又说是死人的怨气什么时候出来等等。 当回煞时,死人的屋子里和停棺材的地方,人都得避开,如果被冲了 的话,要得黑白脸的病。就连植物被冲了也得枯死,所以从前养石榴 树的人家,树上就系一根红布条,为的是“避煞”。此外,还有某月 ×日×时安葬等等。又说停灵几日犯“火期”(火灾)几日犯重丧 (再死人)。此种不经之谈,当时官厅虽然明明知道,但未加取缔。 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军北伐以前,北洋政府警察厅利用其能亲 视死者的条件,对其营业便予特许。丧家到官厅申报死亡,请领抬埋 执照时,必须出具“殃榜”始为合法(认为正常死亡,无自杀、他杀 等情),才能由卫生局发给“出殡执照”。
其文曰: “查×××现年×岁,原籍系×市、×县人,因患××病,医治 无效,于×年×月×日身故。经检验审查无误,准于×年×月×日经 由××门至××安葬,仰城关验证放行。须至执照者。此证。 右给 收执。
以上就是对北京丧葬习俗有哪些的介绍 ,希望可以对大家产生一定的帮助。也希望为广大朋友减轻悲伤意外的琐事。爱佑汇提供专业的一条龙服务,联系电话400-8695-522
最新评论
在线客服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