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爱佑汇 >墓地资讯 >行业新闻

资讯中心

购墓指南

第六届中国国际殡葬设备用品博览会圆满闭幕

2059人已浏览 时间 : 2017-01-10 16:29:00

[ 手机扫码 ]

导语:第六届中国国际殡葬设备用品博览会昨天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圆满闭幕。来自德国、法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以及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和国内的140多家厂商参加了此次博览会。展品囊括陶瓷、石材、服装、环保、防腐、饰品、花艺、信息、礼仪等品类。相比以前殡葬博览的单一,如今的殡葬产品日趋多元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与生活。图1:第六届中国国际殡葬设备用品博览会圆满闭幕展会期间还举办了2014现代殡葬改革…

第六届中国国际殡葬设备用品博览会昨天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圆满闭幕。来自德国、法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以及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和国内的140多家厂商参加了此次博览会。展品囊括陶瓷、石材、服装、环保、防腐、饰品、花艺、信息、礼仪等品类。相比以前殡葬博览的单一,如今的殡葬产品日趋多元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与生活。

图1:第六届中国国际殡葬设备用品博览会圆满闭幕

展会期间还举办了2014现代殡葬改革与发展高峰论坛。论坛围绕“挑战与机遇”主题,讨论随着城镇化和老龄化的发展,殡葬产业能否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朝阳产业?而深化市场经济、弘扬传统文化、规范法规制度的改革方向,又给殡葬行业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契机?

图:2:中国殡葬协会会长戚学森在论坛上致辞

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公墓工作委员会主任王计生在论坛主题演讲《现代殡葬的挑战与机遇》中指出,思想观念、老龄化、城市化、社会化、科技化、市场化是殡葬行业不可回避的问题和挑战,而全面深化改革、市场需求和现代科技发展将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图3: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公墓工作委员会主任王计生《现代殡葬的挑战与机遇》

新民晚报记者姚丽萍带来演讲《殡葬变革语境下的新闻传播》,讲述了传媒眼中20年中国殡葬经历的变革,包括了服务与习俗之变、功能之变以及社会影响力之变。她认为,正如维多利亚的白色婚纱改变了全世界的婚礼,殡葬行业也需要通过创新改变传统形态。

图4:新民晚报记者姚丽萍《殡葬变革语境下的新闻传播》

日本殡葬界资深记者北川雅夫、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敬波分别就日本殡葬对传统的继承和西方的借鉴、中国殡葬改革如何在法治化轨道上实现社会共治发表演讲。

图5:日本殡葬界资深记者北川雅夫演讲

图6: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敬波演讲

图7:中国殡葬协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伊华主持“挑战与机遇”论坛

台湾展云事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汤顺甄在演讲《产业新思维 不只是殡葬》中提出由生到死、由内而外的“四道”,即道谢、道爱、道歉、道别。她认为这才符合华人文化“善始善终”的精神,更是一项生命教育的功课。

图8:台湾展云事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汤顺甄《产业新思维 不只是殡葬》

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殡仪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宏阶带来演讲《整治、规范、合作、共赢——上海殡葬代理服务市场蜕变之路》。王会长认为“一条龙”市场有需求,市民有需要,但是无序状况必须改变。为此上海市殡葬行业协会从2007年开始,采取“赶进屋,套上套,牵着走”的三部曲,让这匹脱缰的野马蜕变为便民利民的服务。

图9: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殡仪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宏阶《整治、规范、合作、共赢》

此外,台湾万安生命海外事业部暨事业开发部副总经理吴宝儿、至归上海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金娜分别就现代殡仪的个性化告别仪式、故人沐浴服务发表演讲。

图10:台湾万安生命海外事业部暨事业开发部副总经理吴宝儿演讲

图11:至归上海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金娜演讲

图12:中国殡葬协会科技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葛千松主持“科技与人性”论坛

历时三天的第六届中国国际殡葬设备用品博览会结束了,展会共接待来自海内外参展商和观展者6000多人。这是一次殡葬行业的盛会,是一场对殡葬设备用品高科技发展应用成果的交流和检阅。殡葬界的同仁不但看到了世界殡葬业的发展,更领略了我国殡葬业的飞速进步和全新理念。大家怀着留恋的心情,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展会,离开了美丽和充满魅力的六朝古都南京,即将重新投入到我们所从事的殡葬工作中去。祝大家一路平安!期待着下一次殡葬博览盛会的到来!

上一篇:第四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下一篇:窦玉沛副部长出席《中国殡葬史》(2013—2014)编撰年会

相关推荐:

评论(共0条)


最新评论